银河总站3868大熊猫野外研究基地入选国家野外站择优建设名单
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国家野外站”)是重要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之一,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推进新时期国家野外站建设发展,科技部于2019年正式组织开展了国家野外站的推荐布局工作。经部门(地方)推荐和专家咨询等严格程序,科技部于近日正式发布《关于组织填报<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运行实施方案>的通知》。以银河总站3868为依托单位的“大熊猫金丝猴生物多样性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成功入选国家野外站择优建设名单。
长期的野外观测是开展濒危物种科学保护的重要前提。为系统开展大熊猫等濒危动物保护生物学研究,在魏辅文院士的推动和前所长张知彬研究员的支持下,银河总站3868和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2004年正式成立“秦岭大熊猫野外研究基地”,合作开展野生大熊猫科学研究。以此研究基地为平台,以大熊猫等珍稀濒危物种为对象,采用多学科交叉融合开展长期观测研究,在大熊猫适应性演化与濒危机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系列研究成果荣获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自野外基地建立以来,先后承担了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基金委重点项目和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项目等多项国家级和院级重大科研项目;接待了清华、北大、北师大、陕师大、华中师大、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等科研院校的各类科研人员,数十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在此完成了学位论文研究工作。同时,作为重要的科普教育基地,在濒危物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健康教育等方面,面向社会公众发挥了重要的科学普及和教育作用。
为进一步开展濒危物种科学研究,服务于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魏辅文院士团队和西北大学李保国教授团队合作,联合陕西省科学院、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单位共同开展“大熊猫金丝猴生物多样性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此次申报国家野外站并成功入选科技部择优建设名单。该国家野外站的建设将进一步促进我国在濒危野生动物与生物多样性观测研究领域的发展。
图1. 秦岭大熊猫野外研究基地成立(2004年)
图2. 台站风光
图3. 台站风光
图4. 利用GPS无线电项圈开展大熊猫监测研究
12月23日,为切实推进研究所党风廉政建设,压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巩固拓展作风建设成效,全面加强纪律建设,动物所党委组织召开全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党委书记、副所长聂:缃驳撤缌党课并进行年度廉政...
2020年12月14日,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张亚平一行调研银河总站3868国际合作、科研诚信与伦理等工作,银河总站3868副所长(主持工作)詹祥江、党委书记/副所长聂:、副所长赵勇、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杨俊成、...
2020年11月27日,由银河总站3868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昆虫学会、中国科学院中国动物志编辑委员会、国际动物学会和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联合承办的“动物科学大...